咖啡馆里的“东方雄狮”
2005年,由于共同喜好文艺的缘故,我和侯仲夏通过朋友介绍,我们很快成为了朋友。
我一直不理解侯仲夏的一个非常奇怪的绰号——“狮子”,也非常想知道这个绰号的来历。他告诉我,这个绰号与他在咖啡馆打工的一次经历有关。
侯仲夏的留学生涯,是从法国西北部城市昂热开始的。因为在国内时,他的法语水平就相当不错了,因此,到法国不久,他比别人更快速地适应了法国的生活与学习。当和他同去的其他留学生还在攻克语言关的时候,侯仲夏就以自己的语言优势,找到了一份在咖啡馆打工的机会,可以用法语为法国人服务了。
在咖啡馆里,侯仲夏是侍应生,工作就是送咖啡、收钱、清理咖啡杯,虽然有时忙碌,但大体上也还算悠闲。在法国,咖啡馆是每一个法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杯咖啡,一份报纸,组成了他们悠闲的生活。咖啡馆里有低头沉思或伏案写作的人,也有知己相伴、喝着咖啡,促膝谈心的人。这里是法国社会的缩影,也是直接了解法国文化的最佳场所。侯仲夏每周在这里工作三个下午,既不耽误上课,又有生活来源。对这份工作,他相当满意,也十分珍惜。
一天,咖啡馆里来了一位法国中年男人,他西装革履,提着公文包,满脸阴郁的神情,好像刚碰到什么不顺利的事。落座后,客人低头深思,侯仲夏上前问候。那个男人看都没看他一眼,迫切地点了一杯黑咖啡,外带一份羊角黄油面包。
侯仲夏把他点的食物端上来,轻轻放下,正欲转身离去时,这位客人抬起头,用不友好的语气喊住了侯仲夏:“喂!等一下。”侯仲夏头一次被客人这样不礼貌地称呼,略感吃惊后,他还是微笑着迎答:“先生,您还有什么需要?”客人问道:“你是中国人吗?”“是的,我是一名中国留学生。”侯仲夏回答。客人继续用强硬的口气说道:“中国人不在中国生活,为什么跑到我们法国来?”侯仲夏听出他不友好的挑衅意思,心中十分不快,但对方毕竟是客人,自己是打工的,就先忍一忍。侯仲夏还是礼貌地回答:“对不起,先生,如果您没有其他事情,我要去工作了。”侯仲夏再次转身,想马上离开这个找茬的客人。那个男人见侯仲夏不接自己的话,脸上有了怒气,大声嚷道:“中国人!我在问你的话。中国人,没礼貌的家伙!”整个咖啡馆的客人都被他的大嗓门感到震惊,人们朝这边张望。
侯仲夏本不想多事,但那个男人的话还是激怒了他,因为他说出这样无礼的话,口口声声是针对 “中国人”的。侯仲夏猛地回过身,走到这个男人面前,也用大嗓门回击他的无礼:“法国人!听着,几千年前,我们中国人就注重礼仪了,那时你们法国人还围着草裙,在森林里被狮子追赶呢!” 侯仲夏说,他当时也不知从哪里来的灵感,突然想起在哪篇文章上看过这样一段话,气极之下,就喊了出来。当时,也许自己愤怒的表情真有点“狮吼”的意思,以至于那个无礼的法国男人一下子被震住了,吃惊地看了他一眼,小声地嘟哝了一句“抱歉”,咖啡也没喝,匆匆提包走了。
事后,侯仲夏才从咖啡馆老板那里了解到,这个男人是一位西班牙著名商人的后裔,也是一个做皮鞋生意的商人。最近,由于欧洲的鞋业生意被中国人垄断了市场,他的生意不好做,所以对中国人不太友好。
这段小插曲过后,也让少不经事的侯仲夏意识到:飘散在空气中的、咖啡醇香的背后,也有不和谐的气味;看起来仪表堂堂、温文尔雅的“法国绅士”中,也有不太友好的人。但即使身在异国他乡,即使自己是身无分文的穷留学生,只要涉及到中国人的无礼事件,就应该大敢地站出来,维护中国人的形象。
后来,侯仲夏的朋友们听说了此事,纷纷夸赞他当时的“狮吼”行为,没让那个法国人继续嚣张,也让那个法国人明白:中国人是不好欺负的!
从此,侯仲夏就有了一个“狮子”的绰号。侯仲夏自己也笑着说,我是“东方雄狮”。
画展上的“中法艺术桥梁”
在昂热短暂的语言学习结束后,侯仲夏顺利地申请到巴黎凡尔塞大学企业经营管理专业。从有些偏僻的西部小城,来到了繁华时尚的巴黎,侯仲夏被到处充满着文化艺术气息的巴黎深深吸引。
大学的学习虽然繁重,但课余生活还是丰富多彩的。因为侯仲夏从小对艺术有着强烈喜好,写作、绘画、摄影、表演、歌唱,多有涉猎,所以,他很快结识了许多从事艺术的爱好者。不久,侯仲夏参加了留学生社团的话剧组,他写剧本、排话剧、拍短片,忙得不亦乐乎。沉浸在艺术氛围中的侯仲夏,有了为艺术做一些事情的想法。正好,有了一个机会,让他为祖国的艺术交流做了一回贡献。
2004年正值中法文化交流年,各种大大小小、形式各异的中国艺术展览,在法国轰轰烈烈地举办着,走在路上的中国人,无不引以为荣。由于侯仲夏对艺术有着由衷的热爱,并且法语极好,被一位朋友介绍给了来法国举办“中国风情·当代中国画展”的组办方,让他给中国画家们做翻译。侯仲夏得知能为中国艺术家们做些事情,把祖国艺术介绍给法国人,格外兴奋,并为展览做了充分的准备。他把一些不常用的艺术专用名词找来,熟练掌握后,再加上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创造”出一个能让法国人明白的词汇。
开展当天,侯仲夏早早地来到会场,先与国内来的同胞们打招呼,与被指定帮助翻译的几位画家进行沟通。当天,来看中国艺术展览的法国人非常多,中国画那独有的水墨意境吸引了他们好奇的目光。在一位张姓国内画家的画前,聚集了许多参观的人,而这位画家的翻译就是侯仲夏。有一幅画的名字叫做《街头的咖啡馆》,画家用水墨的颜料,加上西方抽象主义的技法,巧妙地融合在一张画上,展现出上海街头一家咖啡馆的风貌。这特有的东西方文化碰撞出来的艺术感,让法国的参观者们为之惊叹,纷纷上前询问画家的创作技巧。画家在侯仲夏的准确翻译下,回答着观众的提问,也把自己的创作理念,传达给了观者。
画展的法国主办方中,有一位法国艺术家Madeleine,她既是一位画家,也是一位汉语学家,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她听了侯仲夏流利准确的翻译,也禁不住用中文夸赞侯仲夏的工作“非常棒”。
中国画展也吸引了不少巴黎当地画廊的经营者们。他们通过侯仲夏的翻译,纷纷与中国艺术家们沟通,询问购买艺术品的事宜。侯仲夏充分发挥自己学习商业的专长,帮助这些不懂巴黎行情的中国画家们,与巴黎的画商周旋,帮助同胞们以很好的价格,售出了自己的作品。有的画家还与画商建立起了长期的商业关系,为中国画在巴黎打开了新的市场。
几天的翻译工作下来,国内画家们都喜欢上了这个帅气的中国留学生。侯仲夏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让中国艺术家们对中国留学生都刮目相看。他们都说,在国内时,听说有些留学生素质不高,没想到侯仲夏是这样优秀,实在是国家的希望!侯仲夏也非常动容地回答他们:“可别这么高抬我,其实祖国才是我们的希望。如今祖国强大了,我们在外面才不会低人一头。”
在侯仲夏众多的打工经历中,这次的翻译工作让他印象最深刻。能用自己所长为同胞服务,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间接地,这也是在为祖国服务,这才是最令他激动的。翻译工作顺利结束后,中国组办方的一位领导握着他的手说:“侯仲夏,这次你可做了一回中法文化交流的桥梁呀!”听了这句话,侯仲夏笑了,笑容里有快乐,也有骄傲。
电视台里的“奥运工作者”
2001年下半年,侯仲夏正在北京学习,为留学做准备。他清楚地记得,7月13号那个晚上,当他听到中国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消息时的那种兴奋、激动的心情。当时,他也走出家门,加入到北京市民庆祝申奥成功的人流中,二环路、三环路上,到处挤满了兴高采烈的欢庆人群。站在沸腾的人潮中,想到马上就要离开北京,到法国开始自己的留学生涯,他不禁思绪万千。他想,四年后回国,正好可以赶上祖国的奥运工作筹备期间,自己一定要学有所成,希望能为在中国举办的第一届奥运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如今,正如侯仲夏当年站在北京二环路上企盼的一样,经过几年的努力奋斗后,留学归来的侯仲夏幸运地加入到了中央电视台的队伍中,切身实地地开始为北京奥运做贡献了。
侯仲夏在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的新闻部工作,负责法语频道的新闻采编与翻译,把中国的声音,通过自己的工作,向全世界传送。他每天的工作是忙碌的,但同时也是自豪的。如果说当初在巴黎为中国同胞们服务是偶露峥嵘,加强了侯仲夏为国服务的信心,那么,回国后的正式工作,更是实践了侯仲夏为国做事的决心。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对一个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留学生来说,同样面临着适应不同环境的困惑。 刚上班的那段时间,电视台里紧张的工作方式,让侯仲夏适应不过来。送来翻译的新闻稿,侯仲夏一心要译得准确无误,追求完美的同时,却耽误了工作效率;出去采编新闻,一时还无法适应由留学生转换成为一名新闻记者的身份,有时突如其来的出外采访,会让他感觉措手不及;与其他同事迅捷的工作速度相比,侯仲夏总显得慢半拍,手拿采访话筒时,也会带有腼腆与害羞。
但这种状况很快就过去了。侯仲夏意识到自己与同事的差距后,坚毅的性格与不服输的劲头,让他努力地迎头赶上。身边同事的敬业精神不断激励着他,与老同事们的交流沟通也对侯仲夏的工作帮助很大,吸取他人的工作经验,让他感觉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为一名优秀新闻工作者的目标,在侯仲夏的心中已经默默打下了烙印。
北京奥运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就在庆祝距离奥运一周年的大型报道活动中,侯仲夏感觉到了奥运的心跳,也第一次实现了为奥运服务的多年夙愿。
2007年8月8日晚,中央台的各个频道都在为在天安门的大型庆典活动做着准备。作为海外频道的一名工作者,侯仲夏也有幸参与其中。这是侯仲夏参加工作以来,赶上的最大型的一次报道工作。工作的繁重与紧张,让每位同事都身带疲惫之态,但无人抱怨与怠工,相反地,始终保持着一种积极负责的工作态度。
那天,当侯仲夏的频道中心主任在天安门转播主席台上发表讲话,宣布海外频道也将与中央台其它频道一样,参与进北京奥运的报道中去时,侯仲夏与他的同事们都兴奋不已。能为北京奥运服务,贡献自己的才能,他感到衷心的快乐。他说,在自己正值生机勃勃的青春时代,赶上北京奥运如此重大的事件,还能有幸投入到其中、参与其中,对他一生来说,都是一件受益匪浅的事。
在中央电视台明亮的大厅里,回顾一路走过的留学岁月,侯仲夏依然感慨万千。他说:“从咖啡馆里的‘东方雄狮’,到画展上的‘中法艺术桥梁’,再到中央电视台里的‘奥运工作者’,每一次角色的转换,都是一次人生的飞跃,每一步,我都走得认真而努力。如果说留学生活是一幕话剧,那么,我应该算是很幸运的一个主角,就像在巴黎春节晚会上的那场话剧一样,情节虽然波澜起伏,但最终还是花好月圆,天遂人愿。”
因为天道酬勤,所以我非常相信他那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