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教育监督委员会地区管理处公告,萨拉托夫州一些中小学和幼稚园因急性呼吸道感染和流行性感冒而停课。
根据1月28日的情形,在巴尔泰、彼得罗夫斯基、普加乔夫、罗曼诺夫、塔契雪夫斯基区的6所中小学,新布拉斯基、萨莫伊罗夫斯基和萨拉托夫区的3所幼稚园全部停课。另外该州还有17所中小学的36个班级和4所儿童学前机构的5个小班部分停课。
该州健康卫生部确认,该州过去一週共有17200人罹患急性呼吸道感染和流行性感冒,其中包含11800名孩童。
俄罗斯教育监督委员会表示,该区流行病发率高于总人口数的17.2%门槛,0-2岁儿童佔19.6%,3-6岁为68.5%,7-14岁是120.2%。15岁以上罹患急性呼吸道感染和流行性感冒略低于门槛,达9.5%。
专家指出,在阿尔卡达克斯克、阿特卡尔斯基、巴扎尔诺-卡拉布拉克斯基、巴尔泰、沃尔斯基、德尔干切夫斯基、叶凯杰林诺夫斯基、加里宁斯基、克拉斯诺阿尔缅、克拉斯诺库茨斯基、新布拉斯基、奥辛斯基、彼得斯基、普加乔夫、塔契雪夫斯基、图尔雪夫斯基、费德罗夫斯基区及萨拉托夫等地方,急性呼吸道感染和流行性感冒病发率都高于多年平均值。
根据本年度病毒学监测数据显示,73位诊察病患中有20位(27.4%)出现A(H3N2)流行性感冒病毒,13位(17.8%)为副型流感病毒。
译稿人:驻俄罗斯代表处文化组
资料来源︰俄新网2013.01.28.
http://ria.ru/society/20130128/920210820.html
本文章来源于台湾教育部,请我们一起了解下台湾教育的一些情况吧。
台湾与祖国大陆一样,有着浓厚的重视兴学办教的传统。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就在台湾开始兴办教育事业。17世纪中叶,在孔庙设立“太学”,陈永华为“学院”,也是“太学”的主持人,可以说是台湾最早由中国人自己建立的学校。陈永华不仅自己鼓励乡社办小学,还重视高山族的教育,鼓励高山族送子弟入学。清政府治理台湾后,更重视台湾的教育事业,在台湾逐步建立府学、县学和社学,历任巡台长官都兼任台湾的学政(教育长官)。福建巡抚沈葆桢入台主持防务后,为发展东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指示举办“番学”,从此高山族的教育得到了重要发展。台湾逐渐建立起包括“太学”、府学、州学与“番学”在内的初步教育体系。当时的“太学”,相当于今天的高等教育;府设府学,州设州学,可以说是一种中等教育;乡社设社学,即乡塾,为初等教育;“番学”为少数民族教育。同时台湾也开始实行科举制度。
台湾建省后,第一任巡抚刘铭传推行革新,在教育上先后设立了“西学堂”、电报学堂等学校,已具备现代学校的雏形。如西学堂有较完备的设施,课程不再限于儒家经典,还设有外语、历史、地理、测绘、算学、理化等。这些措施,为台湾现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台湾教育的起源
1630年代,跟随荷兰东印度公司来台的传教士干治士(出国留学网www.liuxue86.com)利用罗马拼音将台湾新港附近的平埔族语言文字化,并利用该文字开堂教授圣经。该文字因为 东印度公司传授于平埔族新港社,所以称为新港文或新港文字。
1636年,荷兰传教士罗伯图斯·尤钮斯(RobertusJunius)更开始在新港社创立学校招收平埔族学童,教授新港文、圣经与罗马文字。后来,南部平埔族大社中,通通都有类似由传教士设立的教育机构。这些学校,就是台湾教育的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