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欧巴马(Barack Bbama)于2009年2月17日签署的《美国振兴及投资法案》(American Recovery and Reinvestment Act)包含了约1千亿美元教育预算,经费运用包含创造全美幼儿教育到高中以及大学等各级学校的相关工作、鼓励各州採用学习标準及评量制度以及改善低成就学校或学区表现的「奔向顶峰」(Race to the Top)计画等,旨在希望刺激振兴美国经济。
为提升各州幼儿教育品质,美国国会从教育部2012年会计年度5亿5千万美元预算中,提拨1亿3千3百万美元支应州教育改革计画,并特别挹注经费到「奔向顶峰-幼儿学习挑战」(Race to the Top - Early Learning Challenge)计画,因该计画实行成效显着,所以联邦从2012年经费提拨部份金额补助「奔向顶峰-学区竞赛」(Race to the Top - District competition)这项新计画,以期提升学生学习标準及增进教师教学效能。
「奔向顶峰-学区竞赛」计画主要以刺激中小学综合教育改革为目标。全美46个州及华盛顿特区(District of Columbia)参与规划施行大学与就业準备标準、利用资料库系统引导教学与学习、评量并支持教师与学校首长,以及改善表现低落的学校等综合性计画。
德州休士顿独立学区(Houston Independent School District, Texas)于今(2013)年12月中赢得近3千万美元的「奔向顶峰」计画补助款。在这轮的学区竞赛中,该学区是唯一一个得到该计画补助款的城区学校系统。
休士顿独立学区总监泰瑞?格雷(Terry Grier )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对一个这幺大型的学区而言,能够充份得到教育部(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的信赖,放手让我们去做到因材施教,并且因此获得经费奖助,就是给了我们的努力最大的肯定。这笔经费主要运用在『连结学习』(Linked Learning)这项新的教学模式上,从小学到高中阶段,透过专案学习方式,让学生儘早为大学入学及就业做準备。
休士顿独立学区里被纳入第一阶段教学模式的高中包含:凡(Furr)、伊斯威特(Eastwood)、雷根(Reagan)、查维兹(Chavez)、米尔毕(Milby)、维斯尚(Westside)、李(Lee,)以及史塔林(Sterling) 高中等。
德州州议会最近刚颁布新的法令,要求所有学区自今年起,协助学生订定适性且明确的大学入学及就业规画。
格雷表示:「随着『连结学习』的启动,教育部准许休士顿独立学区颁布一套全德州各学区都可立即施行的教学模式,甚至遍及全美,做为个人化学习的範本。」
2012年申请「奔向顶峰」的学区超过200个。除了德州休士顿独立学区外,获奖的还有南卡罗莱纳州、密西西比州、肯塔基州以及阿肯色州的学区。
今年9月底,刚获颁全美布洛德城区教育奖(Broad Prize for Urban Education)及55万美元大学入学奖学金补助款的休士顿独立学区,也是全美唯一两度获得该教育奖项的学区。获颁年度奖项对致力缩短贫穷及弱势学生学习差距,使学生整体表现优异且大幅进步的公立学校系统而言,无疑是项莫大的肯定。
资料来源:
Houston Chronicle
http://www.chron.com/news/houston-texas/houston/article/HISD-wins-30-million-Race-to-the-Top-grant-5072101.php?cmpid=hpbn
ED.gov
http://www2.ed.gov/policy/gen/leg/recovery/factsheet/overview.html
http://www2.ed.gov/policy/gen/leg/recovery/implementation.html
http://www.ed.gov/news/press-releases/2012-race-top-fund-continues-investments-statewide-systems-high-quality-early-ed
驻休士顿教育组 陈忆如 摘译
本文章来源于台湾教育部,请我们一起了解下台湾教育的一些情况吧。
台湾与祖国大陆一样,有着浓厚的重视兴学办教的传统。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就在台湾开始兴办教育事业。17世纪中叶,在孔庙设立“太学”,陈永华为“学院”,也是“太学”的主持人,可以说是台湾最早由中国人自己建立的学校。陈永华不仅自己鼓励乡社办小学,还重视高山族的教育,鼓励高山族送子弟入学。清政府治理台湾后,更重视台湾的教育事业,在台湾逐步建立府学、县学和社学,历任巡台长官都兼任台湾的学政(教育长官)。福建巡抚沈葆桢入台主持防务后,为发展东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指示举办“番学”,从此高山族的教育得到了重要发展。台湾逐渐建立起包括“太学”、府学、州学与“番学”在内的初步教育体系。当时的“太学”,相当于今天的高等教育;府设府学,州设州学,可以说是一种中等教育;乡社设社学,即乡塾,为初等教育;“番学”为少数民族教育。同时台湾也开始实行科举制度。
台湾建省后,第一任巡抚刘铭传推行革新,在教育上先后设立了“西学堂”、电报学堂等学校,已具备现代学校的雏形。如西学堂有较完备的设施,课程不再限于儒家经典,还设有外语、历史、地理、测绘、算学、理化等。这些措施,为台湾现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台湾教育的起源
1630年代,跟随荷兰东印度公司来台的传教士干治士(出国留学网www.liuxue86.com)利用罗马拼音将台湾新港附近的平埔族语言文字化,并利用该文字开堂教授圣经。该文字因为 东印度公司传授于平埔族新港社,所以称为新港文或新港文字。
1636年,荷兰传教士罗伯图斯·尤钮斯(RobertusJunius)更开始在新港社创立学校招收平埔族学童,教授新港文、圣经与罗马文字。后来,南部平埔族大社中,通通都有类似由传教士设立的教育机构。这些学校,就是台湾教育的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