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高中学生作好未来上大学或进入职场的準备,加州在今年额外增加给公立学校的36亿元教育经费中,特别包括一笔2亿5,000万元的奖助金,指定给K-12年级的中小学学区、特许学校及社区学院,用来发展职业科技教育(career technical education),藉此希望鼓励更多企业界积极参与实习、金钱及仪器设备的捐赠。
在加州州参议会代理议长史坦柏格(Darrell Steinberg)的坚持下,本项计画被纳入州预算最终协商中。史坦柏格一向对在高中推动技职导向教育不遗余力。
这项奖助经费将不会按学生数分均分配,而是採竞争型方式,优先提供给已争取到企业伙伴提供对等经费的学区,特别是那些高需求、高成长经济领域的合作企业,因此学区必须与区域性的大企业,如凯瑟医疗集团、?士尼或者是太平洋瓦斯等合作。
以帮助学区策划多年职业导向课程,结合高中学术教育及实务训练的「连结学习联盟」(Linked Learning Alliance)执行主任Christopher Cabaldon表示,此项计画对以就业为基础的教育,如已有历史的「加州伙伴学院」及「区域职业中心」计画等,是一项重大投资。
「加州伙伴学院」(California Partnership Academies, CPAs)是在高中内安排小型学习社群,学生在3年计画中,学习以产业主题为导向、结合严谨的学术基础以及实务的产业技术学习,而且直接与真实的职场接轨,领域範畴包括法律从业、数位媒体、健康照护、建筑及工程等等。
加州教育厅负责督导「加州伙伴学院」的顾问Jerry Winthrop表示,有了这项奖助计画,他希望能将现有服务6万名学生的290所伙伴学院,扩展到至少每一个学区都有一所,总数达600所的伙伴学院。
奖助经费的提供,将针对过去较弱的几个环节加以补强,例如过去都由主事教师来建立实习计画,但现在鼓励聘任专业协调人员,来负责联络学区与企业、督导课程的进行及引进课程发展及教育训练的专家等等。波士顿学区聘用「职业专员」(career specialists)来担任类似的职务已有数十年的历史。
未来加州教育厅将与社区学院系统、商业团体及负责协调地区劳力市场训练的「州劳力投资网络」(Workforce Investment Network)等单位合作,徵取他们的意见,并且订定相关的规範来管理这项计画的执行。
资料来源:2013年7月2日,教育资源网站
连结网址:http://www.edsource.org/today/2013/infusion-of-money-for-career-education-in-new-state-budget/34591
驻洛杉矶教育组蓝先茜摘要
本文章来源于台湾教育部,请我们一起了解下台湾教育的一些情况吧。
台湾与祖国大陆一样,有着浓厚的重视兴学办教的传统。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就在台湾开始兴办教育事业。17世纪中叶,在孔庙设立“太学”,陈永华为“学院”,也是“太学”的主持人,可以说是台湾最早由中国人自己建立的学校。陈永华不仅自己鼓励乡社办小学,还重视高山族的教育,鼓励高山族送子弟入学。清政府治理台湾后,更重视台湾的教育事业,在台湾逐步建立府学、县学和社学,历任巡台长官都兼任台湾的学政(教育长官)。福建巡抚沈葆桢入台主持防务后,为发展东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指示举办“番学”,从此高山族的教育得到了重要发展。台湾逐渐建立起包括“太学”、府学、州学与“番学”在内的初步教育体系。当时的“太学”,相当于今天的高等教育;府设府学,州设州学,可以说是一种中等教育;乡社设社学,即乡塾,为初等教育;“番学”为少数民族教育。同时台湾也开始实行科举制度。
台湾建省后,第一任巡抚刘铭传推行革新,在教育上先后设立了“西学堂”、电报学堂等学校,已具备现代学校的雏形。如西学堂有较完备的设施,课程不再限于儒家经典,还设有外语、历史、地理、测绘、算学、理化等。这些措施,为台湾现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台湾教育的起源
1630年代,跟随荷兰东印度公司来台的传教士干治士(出国留学网www.liuxue86.com)利用罗马拼音将台湾新港附近的平埔族语言文字化,并利用该文字开堂教授圣经。该文字因为 东印度公司传授于平埔族新港社,所以称为新港文或新港文字。
1636年,荷兰传教士罗伯图斯·尤钮斯(RobertusJunius)更开始在新港社创立学校招收平埔族学童,教授新港文、圣经与罗马文字。后来,南部平埔族大社中,通通都有类似由传教士设立的教育机构。这些学校,就是台湾教育的启蒙。